傍晚涼風徐徐,徜徉在義烏赤岸西海,踏著青山綠道步入一座嶄新的建筑,頂端的梯田設計精致而特別,鏤空的外墻在錯落的燈光下,猶如一片意境綿長的山水圖,登上60米的觀景臺后,沏一杯醇香的咖啡,好不愜意。
新的焚燒廠外形采用了去工業化的設計,形意“義”字,形成義烏之窗的理念,同時,旋轉上升的外立面形成升華之階,體現了義烏人艱苦卓絕,在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,腳踏實地一步步向上發展的“雞毛換糖”精神。在屋頂和景觀的方案設計上,提取梯田的元素,融合形體,與周邊美麗鄉村相得益彰。日后,這里不僅是義烏垃圾最后發光發熱的地方,也將成為一個垃圾分類的科普教育基地。該廠預計今年10月將面對市民開放,不僅有一處花園景觀,更有咖啡廳、游泳池等休閑娛樂設施,同時還是一個寓教于樂的生態環境教育基地,讓公眾走進其中,了解生態環保知識,感受義烏生態環境變化,通過沉浸式體驗項目學習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,積極踐行綠色生活。
以下為環??破招炭臻g實景:
體感互動小游戲
中控室
更多精彩,讓我們一起期待10月份的最終亮相吧!